ku娱乐官方最新网站-主页

ku娱乐官方最新网站

ku娱乐官方最新网站

像朝阳那样走向广阔

2017-08-18 100< 分享

像朝阳那样走向广阔

——记汉滨区阳晨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大平返乡创业助农脱贫

                                                                               

  记者 吴昌勇

 

  2005年,初出校门从事新闻采编,他在新疆电视台月薪拿到近万元。

  有人说,那起码代表衣食无忧;也有人说,那着实是个让人艳羡到眼红的职业;更多的人会选择那份荣耀和踏实。这一切对于杨大平而言,只能用作回忆。

  在那一年,和他同龄的年轻人听着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带着初出校门的稚气在职场打拼时,杨大平做出了一个被外人视为近乎荒唐的人生抉择:回乡和父亲创业。

  十多年过去了,回望一路走来的风雨坎坷,杨大平并不后悔青春年少时的梦想追求,只是当初从骨子里生发出的那份创业冲动如今愈发成熟和坚定。已年近不惑,创业于他而言,也有了更深刻的内涵与诠释。

 

  回乡是为了更好地走出去,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2005年被杨大平视为自己的创业元年。这一年盛夏,他向自己供职的新疆电视台递交了辞职信。这意味着,他要和这份体面的工作告别,要和五年无忧无虑的“新疆时光”作别。走向社会的第一站选择了美丽的边疆,那是他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在那里他收获了爱情,要说对那儿一点都不留恋那是假的。

  这一年,他25岁。回到安康,父亲杨运早一手打造的阳晨牧业正值起步打拼阶段,其时正在汉滨区建民办事处陈家山筹建阳晨养猪场。父亲给他的岗位为饲养员。作为父亲,杨运早有很多种疼爱儿子的方式,但作为创业过来人,杨运早是想让儿子知道创业之艰,从基础做起。隐去光环,着上工装的杨大平并没有抱怨,也没有因为早晚和猪打交道,弄“脏”自己的梦想,反倒在这里汲取无穷进取的养分。

  从生猪饲养到技术研发,从企业管理到销售拓展,在随后的几年里,杨大平熟悉了企业所有岗位,不仅帮助父亲创建了安康市汉滨区阳晨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而且凭借自己的实力担任公司副总。

  2012年底,在公司走上规模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后,杨大平又“发烧”了,他要去西安打拼,要为阳晨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工厂化养殖的生态富硒猪拓展销售渠道,要让更多的餐桌摆上阳晨产的富硒猪肉。

  父亲没有拒绝,也没有挽留。他明白,不能一瓢冷水浇灭儿子外出创业的激情,应该鼓励他在独立创业和干事中接受更大的锻炼与成长。

  杨大平很快在省城注册了西安阳晨富硒食品有限公司,依托电商平台,采取OTO营销模式,不仅将优质生态富硒猪肉带到了西安,一起带去的还有汉阴大米、宁陕香菇、岚皋魔芋等安康富硒食品,他为来自安康的生态猪肉和山货特产统一包装注册了“康硒谷”品牌。

  身在西安的杨大平,心思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安康。这期间,他往返于西安和安康,将具有富硒品质的安康特产批量投放到更为广阔的市场。此后几年,在省城的华润、人人乐等大型连锁超市的货柜,总能看到来自安康的“康硒谷”牌富硒食品。“康硒谷”富硒食品所蕴藏的商机和可以信赖的品质,被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和用户所接纳。至2015年,杨大平一手打造的西安阳晨富硒食品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产品投放近百家超市和加盟店。

  短短几年时间,杨大平在离开父亲杨运早一手创建的阳晨生猪养殖企业之后,也如当年父亲呵护自己所创的事业那样,用心血和智慧“养育”着属于自己的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二代”,也因此有了自己的原始积累和创业的历练,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扶贫“双十条”,回乡创业“反哺”家乡脱贫的实践探索

 

  2015年年初,习惯了“折腾”的杨大平再次回到安康,将一个自己亲手打造已初具规模的销售公司交由别人管理后,在国家“双创”及“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感召下,带着“回乡再好好干一番事业”的梦想和憧憬,又一次回来了。这一次,他带回来的不仅有超前的管理经验,成熟的心态、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理智的判断和前瞻的视野,还有用以“反哺”家乡脱贫致富的梦想与资源。

  回到安康,杨大平开始接手汉滨区阳晨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思考如何利用农业公司这一平台,响应国家产业扶贫政策带领家乡脱贫致富。一幅宏阔的返乡创业助农致富图景在他的脑海里铺展开来。接手公司后,他迎来了一个弥足珍贵的机遇:作为我省产业扶贫的主要平台之一的陕西供销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安康寻找适合承担产业扶贫的合作企业。杨大平充分认识到抓住这一机遇的社会意义和企业价值。

  “阳晨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杨大平告诉记者,尽管公司凭借“农”字身份驭胜市场占尽天时地利,成为首选,但他并没有掉以轻心,而是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向市、区政府及扶贫部门的积极争取和衔接,最终经省供销集团考察,公司被确定为精准扶贫试点企业。

  2015129日,这是公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当日,汉滨区阳晨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改制为国有控股有限公司,改制后注册资本增加到1亿元,其中陕西供销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3500万元、杨运早出资3200万元、杨大平出资3300万元。改制后的公司,不但吸引到了国有资金的投入,同时还引进了国有企业规范运作的模式。

  在接下来的日子,杨大平按照国企运作要求,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及各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按照政府下达的扶贫任务,针对1050户贫困户如何脱贫展开细致研判及工作。他比谁都清楚,他要管好的不仅是新引进的国有资金及自己的自有积累资金,更重要的是肩负起1000多户乃至更多的贫困户如何早日走上致富路的重托。

  掌舵企业,杨大平知道自己的职务不算“官”, 但是还是“烧”旺了几把火。

  首先是强化脱贫责任,组建扶贫队伍。公司抽调专人专职负责协调、组织扶贫工作开展,成立了以汉滨区阳晨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为组长、总经理为副组长的精准扶贫领导小组,配备了10名产业精准扶贫专员,具体负责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及贫困户致贫原因的调查和脱贫方案的实施。

  其次是明确扶贫任务,划定帮扶区域,分门别类建档立卡,分期分批脱贫。首先精准识别汉滨区江北办、流水镇、晏坝镇、坝河镇在内的一办三镇28个行政村1050户贫困户。随即按照产业精准扶贫“十个一”要求,即一支专业扶贫攻坚队伍、一个办公室、一个对外办公的牌子、一个口号、一张家庭摸底调查表、一张合影照片、一本台账、一个扶贫计划、一套扶贫措施、一份脱贫协议,对每一户扶贫户分门别类建立了扶贫台账和档案卡,制定了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倒排时间表。

  再次是探索制定了十条帮扶措施:一是通过土地流转;二是通过到园务工方式;三是将小型工程承包给贫困户;四是将蔬菜大棚租赁给有技术的贫困户经营;五是让贫困户参与园区绿化苗木管护获得收益;六是聘用有技能贫困户为企业员工;七是对具备养殖条件的贫困户,以发放仔猪及苗木的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八是向贫困户提供创业基础设施设备;九是以低价向贫困户提供稳定的果蔬货源;十是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在阳晨技能培训学校培训机会,提高创业就业能力。

  这就是后来广受社会各界好评的产业扶贫“双十条”,也是杨大平以回乡创业的方式参与家乡精准脱贫的实践探索,千余户贫困家庭3000多贫困人口在家门口迎来了发家致富的好政策好机遇。

 

  从民间到官方,被认可的阳晨扶贫模式

 

  82日上午,临近早饭时间,汉滨区江北办朱家湾村1组程世尧两口正在忙碌,房屋西侧六七十平方米的猪圈内,爱人钱玉琴双手握着水管给圈内百十斤重的三元育肥猪冲澡降温。猪舍内10头大肥猪在水雾里撒欢,钱玉琴挂满汗水的脸上满是开心的笑,“天气太热,得降降温,顺便冲刷圈里的粪便,要让圈里干净凉快。”一旁的程世尧笑而不语,圈舍内的大肥猪再有个把月就可以出栏了,这可是自己创收挣钱用于吃药看病的全部指望。

  汉滨区阳晨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产业扶贫办公室主任李道波估摸着程世尧接下来的收入,“除去猪苗和饲料成本,10头猪出栏时按200斤重计算,老程忙乎5个半月收入能有两三千元。”程世尧笑着点点头,“这笔收入是稳当的。”

  程世尧也在盘算着下一步的打算,秋凉后,待圈里的肥猪出栏,再从阳晨牧业公司购买20头猪苗,下半年能有五六千元的收入。他的想法得到李道波的肯定。作为阳晨公司产业精准扶贫的帮扶人,李道波对程世尧家里的情况了如指掌,“这个因病致贫的家庭一家五口,子女三人外出务工,老程因患有皮肤和哮喘病,所以就和爱人在家,在阳晨公司的帮扶下发展养殖,既能照看地里的庄稼,又能创收脱贫,一年随便有个万把元的收入。”

  为了照顾像程世尧一样有着发展生猪养殖意愿的贫困户,汉滨区阳晨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产业扶贫办公室为他们“私人定制”了扶贫套餐:提供的猪苗重约10公斤,比工厂化养殖出场标准超出三四公斤;对于没有能力支付猪苗款的,阳晨牧业象征性收取部分押金即可将猪苗售出;猪苗生病,养殖户只要拨打电话,兽医就会上门服务,最大限度降低养殖风险;生猪出栏,阳晨牧业会以略高于市场价收购,免去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在产业扶贫十条措施中,选择发展生猪养殖的贫困户达到6成,目前,阳晨牧业提供给贫困户的爱心猪苗达1000多头,预计到年底可达到4000余头。

  杨大平领衔的这种产业扶贫模式,不仅让千余户贫困户叫好点赞,而且也引起政府高度关注。

  514日,中农办副研究员刘红岩一行深入公司调研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刘红岩对阳晨公司利用自身产业优势,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带领贫困户脱贫的扶贫模式,产业精准扶贫“十个一”要求,探索实施的10条帮扶措施给予了极大关注与肯定。

  628日,由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主任杨效宏带领的调研组来公司调研产业扶贫。在产业精准扶贫办公室,扶贫办工作人员向调研组详细汇报了公司通过开展养殖、流转土地等十项帮扶措施后,调研组鼓励公司产业扶贫工作人员,要铆足劲、尽全力,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把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推向更深层次。

  728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金柱来公司调研精准扶贫工作,在详细了解阳晨循环农业产业模式、经营规模、产业精准扶贫措施等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后,对阳晨实施产业精准扶贫的10条帮扶措施以及工作成绩给予高度评价。

  牢记各级领导的殷殷嘱托,杨大平和他的团队一刻也不敢懈怠,“产业扶贫”这四个沉甸甸的大字始终镌刻在自己及各位团队的心头,责任使他们奔忙在扶贫一线。在过去的一年,通过产业精准帮扶实现全年增收356.04万元,户均年增收3390元。其中,通过土地流转403.13亩,兑付流转费22.4万元;6520人次通过到园务工方式,获得劳务费44.47万元;公司将大棚维修、猪舍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小型工程,承包给贫困户,使其户均收益5400元;公司将蔬菜大棚租赁给有技术的10户贫困户经营,实现年均收入2万元;通过让贫困户参与园区绿化苗木管护获得收益,实现户均增收9300元;通过聘用32名技能工为公司正式员工,实现人年均工资收入45000元以上;通过对具备养殖条件的贫困户,以免费发放1068仔猪的形式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实现年增收128.16万元;免费为1200名贫困户培训生猪养殖、设施蔬菜种植等技术,实现创业就业。这既是对应产业扶贫“双十条”的“阳晨答卷”,也是贫困户的福祉所在。

 

Baidu
sogou